10月29日,國家統計局《中國創新指數研究》課題組發布2020年中國創新指數測算結果,2020年中國創新指數達到242.6(以2005年為100),再創新高。在4個分領域的21個評價指標中,有19個指標指數與上年相比有所提高。
創新動能加速釋放
“我國創新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,創新環境不斷優化,創新投入繼續增加,創新產出較快增長,創新成效進一步顯現。”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首席統計師李胤解讀數據時說。
2020年中國創新指數達到242.6,比上年增長6.4%。分領域看,創新環境指數、創新投入指數、創新產出指數和創新成效指數分別達到266.3、209.7、319.8和174.7,分別比上年增長6.3%、5.4%、8.5%和3.8%。
“中國創新指數的走勢表明,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,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等不利因素,我國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,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創新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,創新動能加速釋放,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。”李胤表示。
2020年,創新投入領域的6個評價指標指數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。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(R&D)經費投入達24393.1億元,比上年增長10.2%,投入總量穩居世界第二;投入強度(R&D經費與GDP之比)為2.40%,提升幅度創2010年以來的新高。
加計扣除減免政策效果持續顯現,企業政策受惠面擴大,政策認同度及減稅力度不斷提高。理工科畢業生是科技創新的潛在資源,是《歐洲創新記分牌》等國際主流創新評價體系中的重要監測指標。2020年,我國理工農醫類畢業生達243.4萬人,比上年增加17.2萬人;增幅達7.6%,創2013年以來的新高。
創新產出碩果累累
創新產出碩果累累,技術市場快速發展。2020年,創新產出指數水平居4個分領域之首;每萬名科技活動人員技術市場成交額指數達582.3(以2005年為100),指數值居全部21個評價指標的首位。
2020年,我國國內專利授權數達352.1萬件,比上年大幅增長42.3%;其中發明專利授權44.1萬件,增長22.1%;共發表科技論文195.2萬篇,增長0.3%。
2020年,我國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金額達28251.5億元,比上年增長26.1%。技術交易額的快速增長表明技術轉移轉化在不斷加速。
2020年,每萬名科技活動人員平均技術市場成交額為21.9億元,比上年增長19.1%,增幅比上年提高2.4個百分點。
“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。2020年,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20.8萬家開展了技術創新活動,占比為52.1%,首次突破50%,比上年提高2.5個百分點。與此相對應的是,創新產出較快增長。”李胤指出。
創新推動綠色發展
科技創新進一步推動綠色發展。據初步核算,2020年,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為49.8億噸標準煤,比上年增長2.2%。按可比價格計算,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0.1%。
從能源消費結構看,2020年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.8%,比上年下降0.9個百分點;天然氣、水電、核電、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4.3%,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。
截至2020年年底,大中型工業企業擁有注冊商標61.6萬件,比上年增長14.5%。新產品銷售再創佳績。2020年,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18.3萬億元,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為27.4%,比上年提高2.5個百分點,占比創歷史新高。其中,達到國際市場水平的新產品銷售收入為2.5萬億元,比上年增長6.3%。
“2020年中國創新指數顯示,我國創新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。”李胤強調,但要看到,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,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、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;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還不強,人才發展和激勵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。下一步,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,加快推進科技強國建設。(記者 張翼)
最近更新
- 環境優化投入增加 中國創新成效進一步顯現2021-11-01
- 文化科技融合催生新業態 為江蘇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2021-11-01
- 考古人轉畫風 從“吃土”達人到高科技“玩家”2021-11-01
- 列文虎克的單式顯微鏡 將人類視野帶入微觀新領域2021-11-01
- 17個直播帶貨樣本涉嫌存在虛假宣傳 消費者還需提高自我保護意識2021-11-01
- 老榕樹廣告聯盟網盟全方位助力推廣商品促爆單2021-10-31
- 沈陽 李晨陽 閆石 開房門:LED借助互聯網+新升級2021-10-30
- 峰米科技開創激光微投品類,改變家用投影行業格局2021-10-30
- 手慢無!新日XC3 Pro上架小米有品,智能交互新體驗2021-10-29
- 尾款人注意啦!德施曼雙十一“最值”攻略來了,智能鎖怎么選?看完這篇就會了2021-10-29
- 第四種中微子存在證據尚未發現2021-10-29
- 非人靈長類動物“會唱歌” 大狐猴也懂音樂節奏2021-10-29
- 區域創新成果閃耀國家“十三五”科技創新成就展2021-10-29
- 科技助力冬奧 保障國門安全2021-10-29
- 首臺國產雪蠟車交付使用2021-10-29
- “人工視覺腦”植入助盲人重現視覺2021-10-29
- 中外冰箱巨頭爭搶超薄化高地,誰能率先搶奪用戶心智?2021-10-29
- 科技創新,多些“長情陪伴”2021-10-29
- 藍色起源公布“軌道礁”私人空間站計劃2021-10-29
- Lon蛋白酶完整三維結構獲解析 有助理解相似酶結構2021-10-29
- 心源性猝死 重要致病基因被發現2021-10-29
- 新“現身”兩顆小行星表面85%是貴金屬2021-10-29
- 感官替代讓先天盲人“見到”世界2021-10-29
- 當太陽風吹過地球磁層 竟然形成了靜止不動的表面波2021-10-29
- 來自銀河系中心的神秘射電信號 到底是什么發出的?2021-10-29
- 再傳喜訊,鴻雁中標杭州地鐵3號線配電工程2021-10-29
- 北京領跑全國,中國AI城市排行榜出爐2021-10-29
- BOE(京東方)發布三季報:前三季度凈利超200億元 同比增長超7倍2021-10-29
- 九十三度老白茶 | 晚上喝茶失眠?教你這樣喝睡眠香甜2021-10-29
- 有了這種合成酶,水稻可以耐鹽了2021-10-29